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高职生物制品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与实施①

 

生物制药专业以其高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的特点在药学类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生物制品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其中实训课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生物制药领域的技能型人才,我们对生物制品课程实训课实施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生产技能。

一、生物制品课程实训课改革的必要性

生物制药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药品质量意识,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面向生物制药企业生产第一线,能在相关制药企业及医药公司等部门从事药物生产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生物制品课程虽是专业课程,但其实训项目偏重,单向技能的培训,比如,免疫佐剂的制备、生物制品的分离纯化技术、生物制品的无菌试验等,这些内容虽是生物制品学的教学内容,但达不到高职院校偏向岗位综合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不能满足全方位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要求。因此,为了满足高职院校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生物制品实训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我院生物制品课程改革的实施

为了将生物制品的学习和以后的生产实践密切联系起来,我校开设了32学时的生物制品实训课,并依据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前沿及行业需求设置三个综合性实训项目如下:(1)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制备,包括菌种复苏及扩大培养,油相制备及乳化,疫苗检测等内容;(2)动物高免血清的生产;(3)葡萄糖注射液内毒素检测。

在这三个项目的实施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二者互为联系并统一于教学活动中,这样避免了失去教学的预见性和计划性。为了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实训课前教师给学生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提前了解实训任务,根据所学理论基础设计实训任务,这样很好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不仅扎实地掌握了实训技能,还提高了科学思维能力和独自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训教学中,学生完全发挥主体地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准备实验材料,配制实验试剂,让学生体会生产过程的完整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工作责任心。

通过生物制品实训课程,学生掌握了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具备了疫苗和血液制品的生产操作能力、生物药物质量检测能力和常用生物药物设备使用与维护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生物制药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生物制品课程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学院每年假期组织教师深入医药企业一线进行调研和学习,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不断提高,教师能根据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不断更新实训课程。

三、生物制品课程的考核

建立合理的、科学的考核方式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方式之一。我们之前采用的抽签考核方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实践技能,因此我们建立了新的考核评价体系。在生产实践中,生产过程就是考核过程,因此我们采取了实训的过程就是考核的过程的考核方式。例如,在大肠杆菌灭活疫苗制备实训中,教师及时观察各组的生产过程,分别予以记分,包括大肠杆菌的扩大培养,乳化过程,疫苗的外观、稳定性检测以及无菌检验,每项加起来的分数就是这个实训项目的分数,这种考核方式对学生今后在生物制药领域生产实践有着重要意义,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经过生物制品实训课程的改革,提高了学生岗位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有利于高职院校培养“知识、能力、素质”的专业型人才,满足了我国对医药职业技能人才需求的不断提高,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生物制药专业以其高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的特点在药学类专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生物制品学是生物制药专业的专业课程,具有综合性和应用性强的特点。职业教育的特色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经过不断的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职业教育模式,为企业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能型人才,其中实训课是培养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培养生物制药领域的技能型人才,我们对生物制品课程实训课实施教学改革,明显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生产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