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孔子之学大义发微以论语为中心

 

“学”之于孔子来说非常重要。《论语》开篇即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论语注疏》云:“既以‘学’为章首,遂以名篇,言人必须学也。”[1]刘宗周在《论语学案》中说:“‘学’字是孔门第一义,时习一章是二十篇第一义。孔子一生精神开万古门庭阃奥,实尽于此。”[2]

孔子一生谦虚,唯以“好学”自居。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又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孔子不以圣、仁自居,但在“好学”这件事情上是很自信的。他不仅“好学”,而且已入化境,乐在其中,以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那么,“学”的内涵是什么?“学”的目的是什么?“学”的内容以及核心是什么?该文将对这3个问题进行解读。

1 “学”之内涵:“觉”与“效”

第一,“学”,觉也。《白虎通》云:“学者,觉也,觉悟所未知也。”那么,到底觉悟什么?觉悟是向外求取可以达到的吗?朱熹《大学章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故学者当因其所发而遂明之,以复其初也。”[3]人本有的明德、觉性被气禀所限制,为人欲所覆盖,故而本有明德、觉性不能发显。所以,“学”并不是去向外去追求、获取什么,而是重新发明我们本自具足的觉性。

孟子说:“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4]“学”就是去找回自己那颗被自己放逸出去的心的过程。因为那颗心本自具足,所以不需要去增益什么,仅仅是一个返回的过程。

第二,“学”,效也。朱熹《论语集注》:“学之为言效也。人性皆善,而觉有先后,后觉者必效先觉之所为,乃可以明善而复其初也。”“效”即效仿,“觉”即觉悟。“学”是还没有觉悟的、不够觉悟的后觉者,效仿已经觉悟的先觉者。后觉者通过对先觉者的效仿,继而回复自己本有的觉性。

“学”作为“效”来理解,特别体现于孔子的教学活动中,以及后世无数走上这一条道路的学人的生命中。孔子说:“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又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以孔子为师,即意味着每一个后学者、后觉者通过效仿孔子,继而使自己的生命获得觉悟,并在自己的生命获得觉悟之后也点亮后来者的生命。“‘教’‘学’只有‘先觉’‘后觉’的不同,是走在同一条路上,只有时间先后的区别,‘及其至,一也。’”

2 “学”之目的:“为己”与“安人”

第一,为己之学。“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外在的功利目的,而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孔安国注:“为己,履而行之;为人,徒能言之。”“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5]

什么是“为己之学”?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真实地改善自己生命品质的学习。一个以此为目的的学者,过着一种内省的生活,一种收视反听、精诚内专的生活。他不会将双眼盯着他人,将苛责加诸他人,而是反省自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他不会以恶衣恶食为耻,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于议也”(《论语·里仁》)。他也不会以学识渊博作为一种炫耀、交易的资本。

孔子时代的“今人”,亦今日之“今人”。在此意义上,“古”与“今”与其说是一对时间意义上的范畴,倒不如说是一对价值意义上的范畴。“古”是久远的、稀缺的,“今”是切近的、繁杂的。所以,“为己之学”是可贵的,却又是难的。既然如此,那么学习就是“今人”效法“古人”,清除尘垢,去除习气,从“不觉”到“觉”,继而复归本有的觉性。

第二,安人之学。“学”之目的不仅局限于自我生命的成长,在学有所成之后,还将进一步向外推广——“安人”。“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通过学习、自我修身,以期实现自我的觉悟与成长,安顿好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慢慢向外推广,帮助他人也能安顿好他自己的生命。当然,对他人生命的安顿是有层次的。“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庶矣”“富之”,物质层面的生活诚然必不可少,但“教之”实则更为根本。

上一篇:校长领导力以文化引领发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