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组胶原蛋白领域,这家企业打通了“产学研
“美妆界的中国华为”巩固国货硬实力。
来源|聚美
作者|布丁
2021年不仅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化妆品行业加速发展的一年。年。
3月13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长期目标纲要》中提到,率先在化妆品、服装、家纺、电子产品等消费品领域培育一批高端品牌。加强“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从研发端创新技术、提升质量,是完善整个化妆品行业生态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
其实早在1980年代末,国家就提出了“产学研”的概念,旨在推动产学研合作,给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研发、生产、应用一体化。高级模式。此后,各大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始积极探索“产学研”模式。去年2月,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技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提高高校专利质量促进转化应用的若干意见》,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再次提上议事日程。
1999年获得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学位的范岱迪教授作为第一届博士生。在中国读生化工程,在美国留学回国后,毅然决定回到家乡陕西,在西北大学生物医学研究所拥有不到40平方米的实验室,她带领的团队开始了开发重组胶原蛋白类人胶原蛋白技术。
2000年,西安巨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巨生物”)成立,开创了类人胶原蛋白技术在生物材料、生物医药、营养与健康,以及皮肤病学。 、美容护肤等业务板块,走出一条“产、学、研、医”一体化之路,被业内誉为“中国美容界的华为”。
△范岱迪教授
中国产学研转型的典范化妆品行业
事实上,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高校的技术转化率只有5%左右。纵观当今整个化妆品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成果的“产学研”结合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
第一:高校对市场缺乏了解。
高校人才的评价标准主要以论文发表量和影响力为主。因此,大多数高校的科研人员很少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考虑问题;而对于企业来说,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是重中之重。目标不一致是校企融合的主要障碍。
第二:科研成果缺乏企业对接。
在大学实验室和科研院所,有很多项目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缺乏合适的企业对接,研究成果只能搁置;另一方面,这类科研课题对科技成果转化持谨慎和矛盾的态度,项目本身由国家出资,在“归属”问题上容易产生分歧。转化过程。打通从技术到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已成为当务之急。
第三:人才相对缺乏。
据《大学教育》杂志报道,中世纪欧洲在高校开设化妆品课程;现代化妆品高等教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较为流行,如哥伦比亚大学和早稻田大学开设了相关专业; 1984年,江南大学开设“化妆品”课程,成为国内第一所开展相关研究的大学; 2019年,上海应用科技大学成立了第一所化妆品专业学院,但目前国内仍有少数高校开设化妆品或专业。专业人才缺口比较大。
在拆解巨生物的“产学研”转型模式后,我们认为其发展路径可作为化妆品行业借鉴和研究的典范。
人才和学术研究成果。
1999年范岱迪教授在西北大学成立科研团队,开始研发重组胶原蛋白; 2000年,范岱迪和他的团队利用基因工程技术通过高密度发酵成功研制出重组胶原蛋白类人胶原蛋白(Human-like Collagen); 2001年,该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并申报国际PCT专利。
范黛蒂和30多位博士50多位大师的团队,成功解决了传统动物胶原蛋白提取方法存在的病毒隐患、排斥反应、疗效不确定等各种问题,确保医疗应用安全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吸收性和细胞粘附性能。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评价自己团队的研发成果:“人形胶原蛋白突破了传统动物胶原蛋白的局限性,无病毒隐患,排斥率低,水溶性强,pH值中性,变性温度升高,具有强可加工性和皮肤渗透性,可用于生物医药、组织工程材料、美容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
截至目前,已有200多篇关于类人胶原蛋白技术的文章。发表。在学术论文方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0余项,获重大荣誉10余项,其中“中国专利金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两项重大奖项。
科研突破促进了成果转化和商品化发展。
2000年,为真正实现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使论文、发明、专利成为产品和应用,让更多人受益,真正改善人民生活,西安巨生物基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重组胶原蛋白,仿人胶原蛋白,开始产业化。巨人生物成为国内首家成功研发重组胶原蛋白并实现产业化的生产基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