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焦虑、抑郁、不快乐?干细胞为抑郁症患者带来

 


“我抑郁了”,这个词时常被人们挂在嘴边,场景包括但不限于加班时,吵架后……渐渐,“抑郁了”有了emo那味,但其实没有一个抑郁症患者,喜欢把这几个字挂在嘴边,曾经听到一位抑郁症患者表示,自己最怕听到的就是“该吃吃,该喝喝,有事别往心里搁”这种金句。



“别人劝我的道理我都懂,但我感受不到用处和希望”,这是抑郁症患者真实的内心独白。


数据统计,全球有大约3.5亿抑郁症患者,平均每20个人中就有1个“隐藏”的抑郁症患者【1】。“隐藏”是因为他们大多会选择“人前强颜欢笑,人后独自崩塌”,他们如此把温柔留给世界,却被命运残忍以待。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庞大数据背后,却只有不到一半患者接受正规有效治疗,其中能够痊愈的更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不断复发与治疗中隐忍的生活。



3.5亿抑郁症患者的“悲秋”之殇


在抑郁症患者的遭遇中,“悲秋”离开了文学的范畴。因为研究显示,抑郁症与秋冬季节紧密相关。



秋冬季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尤其是离开热情洋溢的夏季,景象愈加萧瑟,容易让人感到心情不佳,生活无趣之感,较为严重的则出现焦虑症状,食欲、睡眠等生活能力下降、精力缺乏、自我评价低、精神迟滞等。

据统计,在加拿大,秋冬患有不同程度抑郁症的人达80多万【2】,这不得不引人猜测,这是由于加拿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极圈内,冬季时间长的缘故。



但是,“秋季抑郁症”聚焦季节的影响,却依然给不出抑郁症真正的发病机制。事实上,抑郁症的病因及机制至今尚未明确。研究仅发现,抑郁症可能由多种因素诱发,如生活事件、人格、医学治疗及精神病综合症等,且20% ~ 40%的患者对心理治疗及一线药物治疗无效【3】。


据统计,仅1/3的患者对初始治疗有反应,1/3的患者只有在药物改换几次后才会好转,其余患者需继续治疗才能缓解病情【4】。



“高发”叠加“治愈难”,让抑郁症患者人数趋于裂变爆发的边缘。有数据统计,这3.5亿抑郁症患者,如果保持增长趋势,2030年将超过所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总和,成为致残的第一大诱因【5】。



抑郁症为什么难治愈?


为什么?人们已经听够了那些“因为病因未明,影响因素众多”这种无意义的答案。那我们换个角度试着理解一下为什么抑郁症久攻不克。



科学界一直流传着一个有意思假说,大意和这位知友提出的问题差不多,简而言之“依靠人类大脑智慧,能不能把人脑问题研究明白”,正如同“有没有人能揪着自己的脑袋离开地面”。



对此,研究者们也在事实的基础上,给出了一定程度的肯定:近年来,尽管精神疾病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进步,但由于精神障碍代表着人体最不了解的大脑的功能障碍,因此许多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学知识仍然有限【6】。与其他医学领域相比,该领域在精神疾病研究中存在独特的障碍:?人类接触与疾病相关的组织和细胞类型的机会有限,缺乏模型系统阻碍了神经精神疾病的研究。

说到这,我们大概明白了,要想攻克有关于大脑的、精神类的疾病,就要加强“学习”,多做实践,和这位答主回应上述题主的答案一样:“多才力量大”。



现在,如何治愈抑郁症被更具体的被分解了,变为:谁来创造实验机会?谁又来找到治愈的希望?答案,干细胞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