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以生物制品学课程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中心的研究员彼得·葛洛(Peter Gloor)最早提出了协同创新这一概念,即“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协同创新的重要思想。协同创新的内涵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按照协同创新的内在要求,2011年教育部启动实施了“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提出以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任务。“2011提升计划”要求高等院校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推进协同创新中心的建设,并鼓励高等院校打破校际“壁垒”,携手提升创新能力,使高等院校科研直接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为高等院校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人才的可持续培养指明了方向。
高等院校最基本的职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之间的协同创新就是以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为主导,促进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协同创新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进行教学科研改革的重点领域和目标方向,然而目前开展协同创新的高等院校大多数是“985”或者“211”工程高校,地方普通高等院校鲜有开展协同创新的报道。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如何在此时代背景下,结合自身科研优势和学科特色,进行协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跨越式发展,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是摆在地方高等院校面前必须解决的一个理论和实践课题。笔者以生物制品学课程为依托,从协同创新的教学、科研、实践等多个视角进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探索,以期为地方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供一些思路。
1 创新人才与协同创新型人才
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通常表现出灵活、开放、好奇的个性,具有精力充沛、坚持不懈、注意力集中、想像力丰富以及富于冒险精神等特征。实践是实现创新的根本途径,学生除了课堂学习,还需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科学研究,在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中锻炼成长,发掘创造潜能。
高校协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其实质就是以企业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高等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加快推动企业和高等教育的转型与改革。通过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协同创新型人才,可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在国际上的科技创新竞争能力,促进我国高等院校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从而实现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跨越式发展[1]。但由于目前我国地方高等学校的基础设施和师资条件相对薄弱,大学与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还远远不够,导致学生社会实践和科学研究环节缺失严重,实践锻炼的机会少,与理论学习严重脱节。
协同创新的基本内涵要求,创新主体要具备创新能力、目标或意愿统一、有政策资金的支持、有信息共享的平台、有便于沟通的机制、有收益的预期或考虑等。目前,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进步极其迅速,高校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早已过了单打独斗的时代,很多工作都需要整个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因此,在统一的目标或意愿的引导下,大家需要互相沟通,信息和技术共享,共同获得收益。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协同创新是解决高校研究创新人员彼此封闭和科研资源分散的重要途径。创新主体围绕创新目标或意愿,共同协作、相互补充、群策群力、配合协作,共同完成任务并获得预期的收益。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具有协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更高要求[2]。
2 生物制品学课程的特点
生物制品学课程是生物学、兽医学等相关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课程,主要内容为应用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及细胞工程等生物技术手段获得的细胞、微生物以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的液体和组织等生物材料,制备可用于人类、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通过生物制品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提高生产技能,成为具有较高素质从事生物制品的生产人员和科研人员。然而学生如果想在未来的岗位上有所成就,成为高层次的人才,只是简单拥有相关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较强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协作精神。因此,高校教师要不断地深入思考和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使学生的培养与我国社会发展需求相一致。在探索过程中,发现生物制品课程不但有较多实验,而且还有在生物企业实习、实践2个月的教学要求,比较适合作为一门示范课程来进行培养学生协同创新能力的研究。因此,本课题组利用生物制品课程对学生的协同创新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研究内容、方法和效果进行阐述。具体操作流程如图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