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论文考核在生物制品学教学中的探索及体会
目前,不少高校院所发展研究型教学,但大部分专业课教学考核方式普遍采用闭卷考试或开卷考试的形式,甚至有专门的试题库[1],这种考核方式,优点多,例对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好的形式,促进学生掌握课本知识;缺点也明显,知识过于死板,教条化,缺乏创新[2]。也有一些课程采用课程论文和其它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作为研究性教学改革,特别是专业课的改革,课时数大幅压缩,一般是72课时压缩到54课时,54课时压缩到36课时,这时如果采用课程论文作为一些专业课考试形式,作用将非常巨大,一方面,弥补课时缺少带来的讲课时间不足,可将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课后完成;另一方面它对大学生多种能力及素质的培养大有好处[3],可以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提升综合归纳能力,同时学习课程论文写作,对学生综合水平提高非常有帮助,也是研究性教学必须的考核方式。课程论文负面作用也有,这种考试形式容易使一些学生采用抄袭、下载方式进行应对,导致学生道德素质的进一步下降[3]。课程论文这种主流教学、考核方式应该被广泛推广。
“生物制品学”是应用生物专业新开的一门课程,总课时72课时,实验课36课时,理论课36课时。生物制品学广义的定义为以天然生物材料为原料,经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和生物学工艺制备或以现代生物技术获得[4],并以分析技术控制中间产物和成品质量的生物活性制剂,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科学研究以及人类和动物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一门综合学科[5],特别在国内的保健品行业发展最为迅速。它以生物学(特别是其中的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结合化工、机械、计算机等现代工程技术生产有用的生物制品[6]。常规的讲课、闭卷考试方式虽然能应付,但越来越觉得学生学过就忘,印象不深刻,不利于选拔学生和锻炼学生。任课老师探索使用课程论文方式来探索本课程的改革,本文就整个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和体会汇报如下,供同行借鉴。
一、教学措施
1.重视基本理论的教学
理论课上,教师讲解生物制品的基本特性、作用、现行研究路线、生产工艺、检测、产业化等基本知识,做到每一类代表性生物制品的教学内容完整性,讲解时教师偏重于国内外该类知名相关生产企业的介绍,真正实现专业课专业的特点,同时紧密联系实际,有时还下载该类企业的招聘广告,让学生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为学生写作课程论文提供方向,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课程论文。
2.示范性教学
采用课程论文方式考核,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写一篇较好的课程论文很关键。因为现在学生大都处于应试教育年代,学习能力很强,创造力不足。作为教师,只能示范性教学,将每一样生物制品教学,讲课要点、提纲,基本参照课程论文的模式讲授,让学生掌握课程论文的结构、内容组成等[7],同时还要补充一些写作软件的应用,例EndNote参考文献编辑软件等。
3.实验课注重系统性、综合性实验
“生物制品学”实验课的设置,不同专业是不一样的,农学兽医专业[8]、林学专业[9]、药学专业[10]等,侧重点均不一样。在生物科学应用生物专门化范畴是一个空白,因此任课老师商定模仿企业生产车间缩小版设置实验课内容,比如,动植物多糖类物质的提取、纯化和鉴定。完全是参照一些企业的生产工艺,将大型设备微型化,供学生实际操作。重组基因工程疫苗制作,从基因克隆到载体构建,也与生物公司无异。当然,36课时实验课只有几个大型综合性实验组成,教师对实验课内容的多次优化是前提。学校对学生实验大量投入是实现的保障,设备和耗材均耗巨资购买,而且,动用了大量的科研上的大型设备,像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保证学生实验的正常开展。学生实验小组基本是1~2人,每位学生必须独立完成并且提交实验结果,因此,实验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对学生树立课程论文结构起到重要作用。
4.考核题目和评分标准的灵活性
课程论文考试题目和评分标准是整个考核体系的核心,为此,对教师整体素质是一个巨大的考验,无实际经验的教师不适合采用该类教学手段。生物制品学由于产品种类多,在题目设置上有很大的回旋余地,基本是阐述一种生物制品在某一方面的研究进展、开发现状、企业生产现状等,参考文献一般限于近5年的成果。全班(一般30人以下)题目均不同,由于网上这种论文较多,查重软件起到了作用。学生写好论文后,还要制作PPT,在课堂上即时演讲[11],评价方式采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答辩标准,几个任课教师一起给予评价,给出一个合理的分数。
下一篇:没有了